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难题及解决方法

日期:2016-04-24 11:42:21 出处:网站网友 编辑整理:小英

一、民营企业如何创新转型升级?

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6月13日在桑扶兰15周年庆典“服装产业转型与品牌发展之路”论坛上指出,新形势下民营企业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创新。

第一是体制创新。民营企业动力强劲,产权明晰,这是很大的优势。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看得很紧,动力很强劲,这个跟国有企业不一样。国有企业所有权不是自己,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产权封闭,势单力薄。现在967万户民营企业,注册资本23万亿,平均注册资本300万。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重组行业整合是常态,世界500强不知道资源重组多少次。经济危机来了,宏观调控生存不下去了,我们很多企业宁可选择关门不干,也不愿意和人家合作。这就涉及到究竟为什么办企业的这个价值观的问题,你为了这个企业,为了这个事业宁可跟人家合作。现在已经出现了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合作的问题,浙江台州一个缝纫机企业,金融危机以来资金链断裂,没办法要破产,政府提议进行了重组,现在干的很好,虽然是小股份了,但是比原来干得还要好。

第二是管理制度创新。民营企业的管理确实不如外资企业、不如好的国有企业,基本是家族式管理,夫妻店,为什么每年招工很难?因为你这种管理模式,我给你打工,你给我工钱我给你干活,钱少了就走人,这是纯粹的雇佣关系和买卖关系,民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管理规范的967万户当中只有2万户,比例很小很小。通过我们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企业文化的管理,把员工们凝聚起来,成为打不散的队伍,使员工对你有认同感,这就是凝聚力。有认同感、有归属感,就是我这辈子就交给你了,一块干,从这个方面来衡量,我们民营企业的差距很大。

第三是技术创新。今天参观桑扶兰公司很有启发,女士的纹胸那么复杂,有很多新的技术。恒安集团是搞卫生巾的企业,大家可能想卫生巾怎么创新?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中国13亿人,有一半是女同志,然后有一半用卫生巾,包括桑扶兰女士内衣,也是这样,大市场,中国13亿人,有一半是女人,一半女人当中的一半肯定要用内衣,这个市场很大,比美国和欧洲的市场加起来还大。今天桑扶兰和大连工业大学共同成立了人体工学研究中心,就是为技术上的创新提供保证。不要只盯着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民营企业真正做的事是民生产业,民生产业当中很多有技术潜力,比如,一个纹胸有60多道工序,从选料到各个体系,要靠技术创新。

第四是经营创新。一是渠道,二是品牌。经营大师讲的很多课,听起来神乎其神。就是两条,第一是经营创新,第二要有自己的品牌。品牌就是企业文化,就是形象,就是诚信,要有自己的商业诉求。我们民营企业干了几十年了,苦得很。东莞就靠订单、靠OEM,大头都被人家赚了。要有自己的商业渠道及营销渠道,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利润主要是留给自己,还要有自己的品牌。我们为什么搞来搞去都是法国的品牌、都是意大利的品牌,为什么中国人不能有自己的品牌,桑扶兰15年了始终是打造自己的品牌,还有其他一些企业有自己的品牌。我们的企业再不能搞价格战了,我们过去价格战打得很惨,哪有中国人自己打自己的。这点我们要学习日本企业,日本企业这方面很齐心。

第五是风险防范的创新。民营企业当中出名的企业很多,今天很出名,明天就掉下去了。什么原因?光顾着自己的发展,没有想到风险防范。我建议企业人手再紧张,总得有几个人管风险。第一是信用风险,第二是产品质量的风险。这两个方面不要事到临头临时抱佛脚,很多事情是用钱摆不平的,很多企业产品上市以前媒体就盯上了,上市以后怎么解决?拿钱来摆平,现在这个时代过去了。现在媒体很多,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二、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瓶颈?

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张兆安反映,目前,民营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推进力量,民营企业能否健康成长和稳定发展,紧密地关系到全市经济的增长速度与质量,关系到繁荣地方经济和保证充分就业。

然而,在上海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依然还有一些瓶颈问题如影随形,依然还影响着民营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瓶颈之一:传统思维难改。由于受到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往重国企、轻民企的传统经济思维仍然没有根本破除。

瓶颈之二:政策落实不力。主要原因在于:有的政策制定比较仓促,出台程序简单化,使得政策本身有缺陷;有的政策配套细则未及时跟进,部门协调又不力,使得政策落实打折扣;有的因为衙门作风尚存,工作人员机械办事,思想感情上和企业存在隔阂,使得政策落实到位难。

瓶颈之三:调整转型困难。目前,上海的民营企业还主要分布在一般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领域,调整转型的难度很大。随着本市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规模比重下降,导致为第二产业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市场出现萎缩,部分民营服务业失去了生存的依靠,而资金、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所需的高端服务,又非传统民营服务企业所能为。

瓶颈之四:融资难题未解。民营企业陷入了融资渠道少、融资规模小、融资成本高、融资条件脆弱的怪圈。

瓶颈之五:品牌影响有限。

瓶颈之六:人才支撑不够。许多上海民营企业都普遍反映缺乏人才,其实质就是民营企业还缺乏引进、培养各类人才的物质条件和制度安排,从而对民营企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不仅是上海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上海形成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发展格局的战略需要。从这个视角来看,上海民营企业的发展还要进行以下六个方面的“突破”:

一是政策落实方面的“突破”。对于民营企业扶持政策的改进和完善:要完善政策制定机制,让民营企业参与政策制定的过程,让政策相关方都能表达意见。

二是发展环境方面的“突破”。上海民营企业发展的大环境还要进一步营造,尤其是政府在公共服务、办事效率、社会法制环境的打造以及产业政策调整等大的方面,还要加强工作,特别是要加快有关扶持民营企业的地方性法规的出台。有时候,民营企业并不需要特殊的照顾,只求在市场准入、金融借贷、税收减免、用人用工、社会地位等方面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要区别对待就可以。同时,民营企业扶持政策应该偏重于引导企业优化结构、产品升级换代,并创造各种规模、各种所有制企业和谐共生的良好经济环境。

三是政府服务方面的“突破”。要进一步健全民营企业服务体系,优化民营企业政策支持环境,鼓励各类服务机构、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等积极为民营企业服务。要建立面向民营企业需求的公共服务平台,及时定期公布扶持政策、重大项目、行业发展、产品信息等。行业协会也要通过各种方式、各种途径及时分析行业发展态势,提供各种专业服务。同时,还要关注市场经营主体准入中前置审批多、环节繁复的问题,创造公平、公正竞争的市场秩序,并为外省市民营企业平等入沪,公平竞争、放心赚钱,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四是企业融资方面的“突破”。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要多管齐下,政府要建立健全为民营企业融资服务的机构或担保基金,国有银行应有专门的贷款指标,行业协会也可作为中间人或担保人而有所作为。从近期来看,民营企业要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似乎不太现实,政府应对小贷公司加大扶持力度,搭建服务平台,为其提供系统软件开发,信息查询和登记、资金保全、聘请律师、包括法律诉讼,帮助开拓小贷公司后续资金来源等服务。此外,市金融主管部门可指导小贷公司开拓新服务项目,如保险代理、委托贷款、票据贴现等。

五是企业转型方面的“突破”。要从扶持重点民营企业着手,集聚科研、开发、生产资源,研发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龙头产品,形成以新产品为核心的民营企业集群。要改变对民营服务业的松散型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行政推动力的作用,把大量零散分布的民间服务业组织起来,实现民营服务业由“游击队”向“正规军”的转变。要鼓励民营企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向重点领域集聚,加大品牌产品培育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形成具有高附加值的新一代品牌产品,提高上海民营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六是人才支撑方面的“突破”。要围绕“十二五”发展,制订民营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与发展规划,不仅要有明确的数量、质量目标,还要有相应的政策、措施。要制定特殊的民营企业人才政策,打破常规,调动民营企业人才的积极性,强化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同时,政府要赋予科技型民营企业和企业集团引进人才的权利,也可以根据企业投资规模、纳税情况,发放一定的户籍指标。此外,在引进具有核心人才的同时,也要引进相关的技术、管理、营销人员,为创新、开发、生产提供系统化的人才支撑。

三、2016年民营中小企业年转型案例分析?

2007年1月,东莞市委、市政府面对新的国内外形势,结合东莞实际,果断做出转型升级的战略决策。六年来,东莞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历了合俊倒闭事件的重大挑战,经历了2009年一季度经济首次下降的洗礼,经历了日本地震海啸的影响,克服了转型的种种艰辛,终于在2013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尽管这一年东莞的GDP增长并没有达到预期10%的目标,但该市201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估计,2013年东莞全市GDP达到5500亿元,经济增长速度为9.7%,快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为“十二五”以来年度最高增速。其中,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974亿元,增长15.2%,而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9亿元,增长14.8%。进出口总额突破1500亿美元。东莞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8000亿元,实现了全市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可喜成绩,转树立了具有东莞特色转型升级的模式。但是,这只是转型升级取得阶段性胜利,转型升级的也刚到达攻坚期,要取得最终的胜利,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本文选择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对东莞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小企业,分析其在转型升级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策略,以加快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前进步伐。

一、东莞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现状

(一)东莞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取得成绩

1.出口贸易方式结构不断优化。东莞中小企业大部分经营范围主要是加工贸易出口,出口贸易方式通常可分为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进料加工、其他四类。一般来讲,加工贸易的增加值率远小于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产品参与国内经济活动的程度小,对国内产品生产的影响程度也小。六年来,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比重双提升,来料加工装配所占比重在逐年下降,提高了加工贸易的增加值率,优化了东莞对外贸易结构和效益。

2.产品结构得到提升。在市场需求和转型升级政策的驱动下,企业产品从劳动密集型制造转向机械设备、电子信息等产品的制造。

3.市场结构趋于多元化。近年来,东莞从多方面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市场,比如设立10亿元“商贸东莞”专项资金,推动企业从事商贸流通和现代服务业,延长产业链条,工业品内销比重不断提高,东莞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这对于东莞抵御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正在积极面对欧美债务危机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反映了经济结构正在从外源型经济为主向内外源型经济并重转变。产品市场从30多年的出口销售境外市场,转为兼顾境内外两个市场,使得中小企业单一的市场风险下降。

4.民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中小企业占了民营企业的绝大部分 是民营经济中最具生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支撑和推动民营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六年来,中小企业增加值和纳税总额逐年提高,比重稳中有升,促使民营经济地位越发突出,经济体制正从初级市场经济向更具有活力、更加开放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结构正在从外源型经济为主向内外源型经济并重转变。

(二)东莞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

1.中小企业研发力量薄弱,人才资源短缺。产业转型离不开人才,但是目前在人才开发方面存在:一是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人才流动比较盲目、人才激励不够有效等问题;二是简单劳动力短缺,高层次人才短缺;三是人才流动不畅,人才成长的空间狭小。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R&D对于不少企业而言还是个陌生的词汇。R&D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R&D投入是提升一个国家和地区创新实力的重要途径。2006年-2012年,东莞全社会R&D经费投入从11.78亿元增加到83亿元,推动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从0.45%攀升到1.65%。

但是,放眼全省,东莞R&D投入的强度仍然偏低。“拿2012年来说,我市R&D投入占GDP的比重为1.65%,远低于无锡的2.7%、苏州的2.6%等,在珠三角地区也是排名靠后。”东莞市科技局副局长严济荣说,就连全省的平均水平也达到2.17%,东莞可谓预计2011年东莞R&D占GDP比重仅为1.4%左右,低于珠三角平均水平。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3.资源短缺,环境承载力不足。东莞市后备土地紧缺,此外,加工制造企业的不断增多,如果粗放型产业模式没有改变,会造成原材料和石油、煤炭等能源紧张。

4.融资的困难。由于规模较小,管理水平层次较低,财务制度不健全,企业利润低,抗风险能力较弱,中小企业的信用程度比较低等因素,使得中小企业难以获得投资者青睐;其次,由于我国金融体系不够健全,我国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无法找到相应的融资渠道;当然,国家各类商业银行也为加强风险控制,对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的放贷审批严格,提高了贷款的门槛,降低了额度。综合种种因素,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只能借助于商业信用和各种民间非正规的融资途径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

5.产品缺少知名度。品牌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瓶颈之一。由于受人才、资金、资源的限制,中小企业品牌建设滞后,已建立的许多品牌缺少知名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一是品牌市场定位同质化现象较普遍,造成品牌属性淡化,品牌特色模糊化。二是品牌管理不到位。在企业营销计划中,常常把产品销量作为企业追求的最大目标,而将品牌建设仅作为宣传口号,认为销量提高品牌自然就会得到提升。三是品牌传播媒介单一及传播方法落后。大多中小企业认为只要加大广告投入,通过广告就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对现代营销手段和分销渠道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制约了品牌资产的积累。   二、加快中小企业向转型升级的策略

(一)建立东莞人才发展战略

产业转型升级人才是关键。一是改善环境,留住现有人才。企业经过长期在东莞发展,引进和培训了大批人才,尤其是技能型人才。但企业反映留不住人才,主要是入户和子女入学难。因此,要留住人才就要逐渐改善各种软环境,不然东莞企业就成了培训机构。二是根据东莞城市特性和产业特征,坚持不懈地引进领军型、自主型和实用技能型人才。三是下本钱办好教育。教育导向上,要呵护和关爱学子,使孩子们心中从小扎下爱东莞、服务东莞的种子;在近期方面,办好大专院校,特别是有特色的院校;从长远方面,根据东莞城市容量,吸引部分人入户,解决生育率下降带来老年化的问题,为今后东莞长远发展储备人力资源。

(二)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品牌建设

品牌就是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具有凝聚力与扩散力,就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一是自创品牌,努力提升企业竞争力。现代营销是一场顾客忠诚战,强化企业品牌建设,努力培育自主创新品牌,就能有效提升顾客忠诚度。自主创新是企业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品牌的价值能带给企业超额的附加利益。二是品牌共享,形成集聚力。大企业集团的竞争优势使中小企业不断产生生存压力。我们不妨借鉴国外中小企业的做法,实施品牌共享战略,使原本身单力薄、资源有限的、分散的中小企业以同一品牌为纽带形成联合体,进行集中品牌宣传,形成强大的合力,这是单一中小企业所不能比拟的。三是通过并购式营销,实现中小企业品牌扩张。通过品牌收购,实现OEM品牌到自有品牌的转变,是许多代工OEM品牌、知名度较小或没有品牌的中小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路径。四是发展网络营销——建立网络联盟。在发展搜索引擎和网络广告等传统营销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博客营销等新兴营销方式。强化网络平台建设,(下转第60页)(上接第58页)建立中小企业网络联盟,实现企业间信息共享、资源流动、互助合作、整合优势,共同抵御实力强劲的大企业的攻击。五是建构绿色主线消费链条,让绿色营销助力企业唱响绿色品牌。

(三)加强产业引导

要推进民营企业中的加工贸易企业升级转型,引导民营企业向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等支柱产业发展,向产业集群化发展。

(四)提高信用程度,扩大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问题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除了政府在宏观政策层面上加以资助扶持外,更需要中小加工贸易企业从自身做起,规范自身经营管理、规范自身财务管理,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信用等级建设等等措施,采用通过提高企业内源融资能力进而为利用外源融资创造更为有力的融资条件;其次,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建立中小企业基金(包括特定用途基金、担保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互助基金等),集中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第三,我国中小加工贸易企业可以通过信用保险和信用担保等方式,改变自身的融资环境,发行企业债券或借助供应链融资等渠道手段,扩大资金来源。

(五)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品结构和生产技术水平升级

(1)利用文化创意,提升产品结构和层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现在人们对物质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没有以前那么强烈,而是越来越多去购买精神文化享受。文化创意产品正好能满足人们内心的精神需求,顺应了消费需求的尚化、个性化、潮流化的转变趋势。如果部分中小企业能借助地方特色的文创意来促进产品结构升级,则不仅能带来更高的价值增值和利润空间,同时还能顺应消费需求转变,促进中小转型升级。

(2)利用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技术水平。中小企业应积极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强对设备的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强对专利的注册力度;借鉴国外先进的制造理念,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及生产制造工艺的现代化水平,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自身竞争力。这种改变原先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状态,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可以减少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依赖,同时也可以弱化由此产生的困境。

(六)发展总部经济

东莞是一个资源稀缺的城市,其市场和资源对国内和国外形成双重依赖。在这种情形下,中小企业应“走出东莞谋发展”。浙江农民都能在国内外收购或租赁了300多万亩土地,超过了浙江本省土地面积。浙商在全球范围内收购了近万亿矿山资产,也超过了浙江本土。这些都值得中小企业借鉴和学习。

相关文章

栏目推荐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2013-2021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